查看原文
其他

“跨年热”后的文化需求折射

赵荣进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16



第2217期文化产业评论


2018年即将结束,“跨年”这一具有仪式感的纪念日已经到来。昨晚浙江卫视已经开启跨年晚会热潮,今日优酷集结了旗下最强的泛文化IP打造自己的文化跨年内容矩阵,爱奇艺将直播中国传媒大学范周教授的跨年直播公开课……当晚会不再拘束于明星云集的演唱会,当跨年不再属于一小群人的狂欢,无论是跨年理念的转变,还是跨年方式的增多,都印证着一个事实:文化已经步入繁荣发展的新时代,文化市场的创造力仍在进一步释放。文化产业评论祝大家新年快乐,一起迎接文化发展新时代的2019年!



作者 | 赵荣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 | 李姝婧


不知不觉间,2018年已经走到尽头。随着各大电视台先后官宣跨年阵容及各地特色活动的花式预告,跨年氛围正被大众一年一度的期待持续炒热。辞旧迎新有着不可复制的稀缺性,作为每年大众注意力集中的黄金时段,也日渐演变为一个艺术性兼商业性的纪念日,在对庆祝内容的升级中,我们也从巨大的流量中见证了大众文化需求的日益迭代。

 

文化破题

为“跨年晚会”注入更广泛的内涵

 

纵观跨年活动发展史,最先启动的便是“跨年晚会”。该电视传统已经延续了十几年,成为脍炙人口的一款商业纪念日且颇具仪式感。但此前,随着“跨年收视”这块蛋糕的不断扩大,曾一度出现十几家卫视扎堆“狂欢”的情况,各大卫视跨年晚会的竞争点尤其在于流量明星,加上节目形式与舞台效果颇为相似,明星频繁串台,到头来也不觉哪家更有看点。狂欢过后,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依旧是眼前平淡的生活。因此,一晚跨年夜过去,观众未必会在意播出平台,更谈不上收获更多意义。



经过了多年来的沉淀与新事物的不断涌现,观众对各大卫视跨年节目的评价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跨年晚会发展早已超越了最初歌舞晚会的意义范畴。为体现差异化定位,不少卫视平台在策划时都开始采纳更广泛、潮流、有价值的文化主题作为突破口。

 

以去年为例,多家卫视便拿出了诚意和情怀,走出与往年不同的“清流”之风:央视跨年晚会以“长知识”为特色,回顾总结了2017年的大事件;四川卫视提出“非遗跨年”,融入了木偶表演、皮影戏等非遗元素;浙江卫视乘势推出了“2018 思想跨年盛典”,邀请马东、高晓松、吴晓波、张召忠等知名人士与年轻人面对面沟通。近日,浙江卫视还公布了2019“知识、娱乐双重组合”的跨年晚会形式,和去年纯分享知识的形式不同,今年加入了马薇薇、黄执中、肖骁等著名脱口秀达人和知名辩手,让“知识跨年”具有趣味性与互动性,更贴近主流观众的文化需求与审美期待。



今年,开启转型之路的深圳卫视则再次联手罗振宇,为观众提供“时间的朋友”系列跨年演讲。“小趋势”主题词也成为了社交媒体上追逐的新一轮热点,引发大众集体讨论。而北京卫视则一向坚持“跨界”,去年的冰雪跨年首秀就令人印象深刻。随着中国举办冬奥会日程的推进,北京卫视再次创新国内跨年形式,大胆首创实景跨年概念,以“天涯共此时,冰雪新篇章”为主题,设置多个会场,并在其中融入鲜明的冬奥元素,意在放大当下视野,引导国民爱国情怀。

 

跨年演讲 & 冰雪跨年

 

除传统电视媒体外,互联网平台也不甘落后。优酷同步直播江苏卫视跨年晚会,腾讯视频则携手湖南卫视,除电视直播外,还在微博面向网民创建了#我的2019愿望清单# 话题,引起大众广泛共鸣,截至目前,阅读量已达176.7万。可见,“网台联动”优势在跨年这一档期上正得到相互促进,充分释放。

 

 因此,经过多年来的沉淀,观众对各大卫视跨年节目的评价已发生很大变化,他们的需求已经从以往对明星阵容的要求逐渐转移到对视听感受和文化内涵等多方面的综合要求。相比扎堆同质化的抢夺收视情况,呼应观众情感,满足观众文化需求更应是媒体应该体察到的责任。


 

在“娱乐”之外,满足大众的文化和精神需求,改“全民狂欢”为“全民思考”“全民共进”,这也更符合跨年所包含的仪式意义。这些变化也让我们看到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娱乐至上”的跨年文化观念已经落后,追求更深刻、更广泛的文化内涵将成为跨年晚会今后的方向。

 

形式升级

延申“跨年符号”的线下活动

 

当然,跨年也并不局限于晚会这一形式,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观众也需要切实寻找一个富有仪式感和标识度的载体,去帮助自己总结过去一年的得与失,新一年的目标与机会。

 

毋庸置疑,娱乐产业的繁荣是推动跨年蔚然成风的幕后功臣。以电影行业为例,这无疑是大众主流的娱乐选择,往往也是最受欢迎的去处。但和往年不同的是,本年底期待值最高的一部影片竟为文艺片《地球最后的夜晚》,貌似和跨年这样商业气息浓重的档期不符,但片方“一吻跨年”的宣传点及强大的情感号召,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提前购票,预售票房竟超过6000万元。



与导演毕赣的前作总票房相比,竟高达十倍之多。跨年这块金字招牌变得愈加包容,这也再次见证了电影市场趋于理性的繁荣发展态势,大家不再一窝蜂的追求热闹、刺激,而是更注重有价值、有情感追求的娱乐方式。

 

可喜的是,除在家看电视、电影院看电影这两项主流选择外,近年来人们可选择的跨年方式还有很多,新年音乐会便是一大选择。今年有成都跨年音乐会、天津新年音乐会、武汉迪士尼公主交响音乐会等等,如果说以往的高雅音乐会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有段距离,那随着今年高雅艺术主动靠拢荧屏的良好传播趋势,新年音乐会或将更多出现在人们的跨年清单上。如这个冬天爆火的歌剧与美声推广节目《声入人心》,便影响了很多曾经不熟悉剧场、古典音乐的人群,同时也客观上培养了观众“高雅音乐跨年”的习惯。



话剧方面也有突破,如知名戏剧品牌开心麻花便强势抓住跨年档,在各大地铁站和剧场的广告位上,早早地就张贴满了开心麻花贺岁话剧的海报《谈判专家》《疯狂双子星》等,并打出“开心伴跨年”的口号,票房反响极好。加上近年来话剧与电影联名的优质作品越来越多,这一艺术形式也并不局限于北上广等大城市,像《乌龙山伯爵》《窗前不知明月光》《牢友记》等热卖剧就分赴各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话剧文化需求,以下为代表剧场的跨年档期票房预售图。

 

最令人瞩目的是,相声龙头德云社也加入了此次跨年演出的行列,并派出由明星徒弟带领的五支队伍分赴五个城市。据了解,由张云雷驻扎的青岛场,开票三分钟便瞬间抢空,为此青岛专场的票价也水涨船高,从最高1199元涨到了最高1699元,跨年相声演出的巨大传播潜力让人瞠目结舌。



有人说,张云雷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一群本来在酒吧狂欢的嘻哈女孩,硬生生地留在了茶楼戏院。这也确实反映了演出行业对年轻人文艺消费观的影响程度。而跨年档期或将成为演出品牌的市场试金石,也为其他传统演出提供了极大借鉴经验:顺应时代潮流并培养观众文化需求才是长久之计。

 

跨年为音乐会、曲艺、话剧等线下演出提供了绝佳的宣传机会,逐渐拉近了观众与演出的距离,客观上培养了观众进剧场看演出的习惯,也鼓励人们主动探索荧屏、荧幕之外的更大艺术空间。所以,如此热闹的文化景象说明了什么?一是人们的文化需求有了变化;二是社会的文化供给能力得到提升。

 


在娱乐和狂欢之外,如果我们可以生产出一个优质的,干货更多的全新跨年产品,观众也会乐于去接受它。文化领域建设取得的进步,正是因为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才能普遍享受到各种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才能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正是因为文化产业的不断提升,人们才能广泛拥有选择“文化消费”的权利,才能在难以计数的文化产品中领略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结语

 

总之,无论是跨年理念的转变,还是跨年方式的增多,都印证着一个事实:那便是文化已经步入繁荣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可以得到培养的,即层次更高、范围更大、期待更多;在这个新时代里,除了互联网文化建设,线下的公共文化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的创造力还需进一步释放。那么,广大文化工作者应该正视新时代的新需求,努力为群众提供有内涵、有思想的精神食粮,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还可以点击“阅读全文”,在微店上单独购买笔记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